封面新聞記者 閆雯雯
2022年12月20日,火星探測器“洞察號”發布了可能是它最后的一張照片。在照片上,“洞察號”被灰塵沙土覆蓋掩埋的身軀,遠處的地平線上卻閃著若隱若現的光。
“洞察號”的最后一條推文
這張照片配上了一段文字:“我的電量的確很低了,所以這可能是我能發回的最后一張照片。不要為我擔心:我在這兒的時光既多產又安寧。如果我還能跟我的任務團隊聯系的話,我會的,但我很快就要卸任了。感謝大家一直以來的陪伴?!?/p>
“洞察號”是在2018年5月5日發射升空的,在茫茫太空經歷了近半年的飛行,最終于2018年11月26日成功降落在火星表面,開啟了它原計劃兩年的火星探索。在火星工作期間,“洞察號”太陽能電池板上不斷積聚灰塵,以至于發電量越來越低。到2022年5月之時,“洞察號”僅能生產500萬時的電量,這是它在火星著陸時能產生電量的十分之一。從那以后,它的功率水平穩步下降,NASA預測到了夏天結束時,“洞察號”可能就會結束它的使命。不過,“洞察號”堅持工作到了12月。
“洞察號”在火星工作的4年時間里,為人類帶來了一項又一項的寶貴發現,帶領人類對于火星有了更好的認識。
發現一
曾經聽過火星的風聲
2018年12月,就在“洞察號”降落在火星之后不到10天,NASA公布了一段僅有40秒的錄音。這段錄音由兩部分組成:前20秒是一段來自火星風的原音;后20秒是將這段聲音提高了2個八度的清晰版。這是人類首次聽見火星的風聲。
這段20秒的原音是低沉的“隆隆”聲,風由西北往東南方向吹,風速約為每秒5至7米。這與火星軌道上觀測到的著陸區沙塵條紋方向一致。因為火星氣壓只有地球的1%,即使能傳遞聲音但會非常慢且十分低頻,需要重低音設備輔助才能較易聽到。負責領導研究的首席研究員班納特激動地表示:那就是像一些海浪在背景拍打著一樣。他說親耳聽到它的感覺,令人無法以言語形容。
“洞察號”不僅帶人類聽到了火星的“風聲”,還探測到了數千次塵暴。除了感受到“風”之外,“洞察號”搜集到了鋒面、沙塵暴、氣旋、次聲和鉆孔波等大氣特征,從而更全面地了解了火星上令人驚訝的現象。
發現二
首次探測到火星上的地震
“洞察號”的機載地震儀已經測量了1300多次地震,其中50多次具有足夠清晰的信號,研究團隊可以通過這些信號判斷出這些地震的位置。其中最大的高質量信號來自于科柏洛斯槽溝,該地區顯示了火星近期火山活動的證據。
“洞察號”記錄了2021年年中以來全部6次大型的事件,最近的一次發生在2022年5月,火星曾發生了一次延續了至少6小時的地震,地震烈度為五級。
發現三
明確了火星的地層結構
“洞察號”搜集了活動三大主要層的最新信息——地殼、地幔和地核??茖W家們發現,“洞察號”下方的地殼比預計的要薄,只有大約25-40公里厚。地殼的第一層大約10公里,比最下層地殼薄一些?;鹦堑暮耸侨廴诘?,比預期的要大得多,半徑約為1800公里。 較低的密度意味著有較輕的元素與鐵混合,從而降低了其熔點。 這有助于解釋,為何火星的核自形成以來雖然已經大幅度冷卻了,但仍舊處于熔化的狀態。
“洞察號”還通過地震波的方式調查了火星的上層地幔。與地球的地幔相比,火星的地幔有著更堅硬和寒冷的外殼,它的巖石圈厚約500公里。確定各層的組成和結構,以及熱量從中滲出的速度,有助于我們更好地了解火星表面的地質歷史,特別是其維持生命的能力。
發現四
觀測到流星體撞擊火星
“洞察號”2021年用機載地震儀檢測到了一次4級的地震,科學家后來確定是由流星體撞擊引起的。而這次發現甚至幫助NASA的火星偵察軌道器發現了地下的一大塊冰層。這次發現的火星冰層比以往任何一次發現的冰層都更加靠近火星的赤道,可能為未來的宇航員提供飲水、農業甚至是火箭推進劑,因而這個位置也有可能在未來作為登陸點。另外這些信息也幫助科學家們更好的計算行星的年齡。
發現五
發現火星凍結在地殼中的磁場
“洞察號”是歷史上第一臺將磁力計儀器帶到火星表面的探測器,因此可以檢測磁信號。
火星由于迅速冷卻,在其熔融金屬內核里,還保留了一些電流,后來雖然火星磁場消失了,但是這些電流造成的磁場卻被“凍結”在地殼巖石中?!岸床焯枴钡拇帕τ嫲l現,在地下60米到幾公里之間的古老巖石曾經被磁化過。 根據測量,火星地殼磁化的殘留物比預期的強10倍。 另外,科學家對于晝夜變化的磁信號很感興趣,這些磁信號很有可能與太陽風有關。
評論 7
fm01cb82 2023-08-24 發表于四川
洞察
fm1906663 2022-12-25 發表于四川
關機
眉山市仁壽縣曹家鎮清泉村第一書 2022-12-24 發表于四川
建設航天大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