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聞記者 邊雪
12月14日下午,“蓉遇科普·2022”年度科普典型頒發儀式在成都市廣播電視臺1號演播廳舉行,現場揭曉了“蓉遇科普·2022”年度科普人物、年度科普圖書、年度科普數字作品、年度科普活動以及科學美空間名單。省科協黨組成員、副主席經戈,省青少年科技活動中心主任夏虹,市科協黨組成員、二級巡視員、副主席李展,市科協黨組成員、機關黨委書記張耘,市科協一級調研員陳繼烈,市教育局二級調研員魏靜出席儀式并為入選者頒發證書。
年度科普人物頒獎現場。
公布五大類年度科普典型
激勵發揮科普示范帶動作用
活動現場,四川大學華西醫院的彭星辰教授、華西醫院辟謠小分隊、成都大熊貓繁育研究基地科普團隊等個人和團隊入選“年度科普人物”;《穿越美的世界歷程》《影響世界的中國植物》《低碳星球計劃》等圖書入選“年度科普圖書”;《成都理工大學地震科普知識系列動畫》《“蝴蝶王子”的昆蟲元宇宙》等作品入選“年度科普數字作品”;“2022成都市科普講解大賽”“翻滾吧,過山車”等活動入選“年度科普活動”;成都大熊貓博物館、成都華希昆蟲博物館等科普場館入選“科學美空間”。
“傳播‘認識地震,科學防震’的理念,不僅是現實需要,也是國家全民科學素質行動綱要的要求。本次活動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大家開展科普工作的積極性,能鼓勵更多人從事科普工作?!蹦甓瓤破諗底肿髌帆@獎團隊成都理工大學地球物理學院副院長梁春濤表示,該學院現已建立了一個地震相關的科普團隊和科普基地,接下來將聚焦地震科普,優化設備、制度和管理方法,輻射到不同領域的科普工作之上,為全民科學素質提升貢獻力量。
“蓉遇科普·2022”年度科普典型頒發儀式現場。
鼓勵更多社會力量參與科普
加快構建全域科普發展格局
“從本次活動參評項目來看,涵蓋了農業、健康、防疫、環保、應急、青少年科創等多行業多領域的科普,體現了我市科普內容的豐富性、科普宣傳的全域性、科普傳播的多樣性、科普受眾的廣泛性?!背啥际锌茀f科普部負責同志表示,希望通過本次活動的舉辦,鼓勵更多社會力量參與科普,進一步激發市民的科學興趣,在全社會形成崇尚科學、熱愛科學、學習科學的良好的氛圍,加快構建大科普發展格局,為促進成都市公民科學素質提升打下堅實基礎。
據悉,成都市全民科學素質行動規劃綱要實施工作辦公室于8月啟動了“蓉遇科普·2022”科普典型推選活動,活動受到了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和積極響應——540個項目參與推選、40萬人次網友參與點贊,38家中央、省、市級媒體關注。四川省地震局、成都市生態環境局等省市有關部門、中國大熊貓保護研究中心、高等院校和中小學等企事業單位,各級學(協)會、區(市)縣委宣傳部、科協等60余家單位對活動進行了大力宣傳并積極號召參與,掀起了全民科普的熱潮。
20名來自省內高校、科研院所、企事業單位的專家學者組成的評審組根據專業領域,堅持公平、公正原則,對所有參評項目進行了初評及終評,并對提名科學美空間的點位進行了實地考察,結合網絡點贊,最終評選出2022年十位年度科普人物、十本(套)年度科普圖書、十件年度科普數字作品、十大年度科普活動和十個科學美空間。他們,是各類別各領域的科普典型代表,在促進成都市區全民科學素質提升中發揮了帶動作用。
評論 0
還沒有添加任何評論,快去APP中搶沙發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