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圖案眼熟嗎?
是不是旅游的時候經常能看到?
這是“中國文化遺產標志”
2005年,它從1600余件圖案中脫穎而出
獲得代表中國文化遺產的資格
為何它能一舉勝出?
三個知識點
帶你認識太陽神鳥金飾↓
出土時皺成一團 展開后驚艷世界
這是一片圓形的 瞳孔般的金箔
輕不過蟬翼 厚不過0.02厘米
含金量卻高達94.2%
當人們將皺成一團的它小心展開
綻開的,是3000年前古蜀人眼中的太陽
通過顯微鏡的觀察
可以大致推測這件金飾的制作流程
先是用自然砂金熱鍛成圓形
再經過反復錘揲(dié)
最后根據相應紋飾的模具不斷刻劃、切割
△錘揲金箔
△太陽神鳥金飾上“刻劃”“切割”的痕跡
很難想象3000年前的古蜀人
在完全沒有現代工具的幫助下
是懷著多么神圣的心情
制作出了這枚“掌心的太陽”
在它出土的那一刻
那動人心魄的美足以驚艷時光、震撼世界
四只神鳥 十二道金芒 究竟蘊含了哪些奧秘?
“太陽神鳥”圖案分內外兩層
內層等距分布著十二條弧形齒狀芒飾
外層圖案由四只等距分布、作引頸飛翔狀的鳥構成
整個圖案仿佛四只神鳥
裹著一只大火球順時針滾轉
暗示著太陽東升西落
四只神鳥各長著三足
寓意著《山海經》中的三足烏
背負太陽,托舉起四季變換、晝夜恒常
火球熊熊燃燒,放射出十二道太陽金芒
帶來一年的十二個月、一天的十二個時辰
整件金箔似乎詮釋著古蜀先民眼中
地球自轉與太陽公轉的現象
人類用數十年的生命
試圖理解太陽50億年的存在
得到了“金烏負日”的童心想象
“太陽神鳥”好似古蜀人與太陽的約定
以天空為尺度 用十二月為時限 立四季作誓言
人類繁衍生息 太陽也盡心守護
獲選“中國文化遺產標志” 搭乘“神舟六號”遨游太空
2005年
“太陽神鳥”從1600余件候選圖案中脫穎而出
被選為“中國文化遺產標志”
成為數以萬計的中國文化遺產的代表和象征
同年,繡有“太陽神鳥”圖案的蜀繡作品
搭乘“神舟六號”飛向天際
跨越時空距離
古蜀人久遠的飛天夢終得以實現
寒來暑往
太陽為我們帶來光和熱
帶來風、云、雨、雪的變幻
我們稱之為“氣象”
今天是世界氣象日
△《如果國寶會說話 第一季》太陽神鳥金箔
評論 9
某天邂逅 2023-03-23 發表于四川
太喜歡這種欄目啦,希望類似欄目多多益善
fm_16171 2023-03-23 發表于四川
天降玄鳥
王迪蕾 2023-03-23 發表于四川
全家幸福安康,萬事如意,心想事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