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聞記者 李雨心 攝影 陳羽嘯
春風吹拂,陽光明媚。走進陽春三月的三蘇祠,這里紅墻環抱,綠水縈繞,古木扶疏,翠竹掩映,古樸又典雅。這里是歷代名流雅士、文人墨客拜謁、憑吊三蘇的文化圣地,直至當下,仍引得無數來自五湖四海的“蘇迷”心之向往,久久停留。
講座現場
倘若,能夠在三蘇祠之中,穿越回“三蘇”所在的宋朝,穿越回那個文化與藝術極繁榮、審美品位之高的朝代,會是怎樣一番場景呢?3月24日,在三蘇祠三分蓮池中央的東坡盤陀坐像前,上海師范大學中文系主任、博士生導師李貴的到來,就帶領現場的觀眾開啟了一場“穿越之旅”。在“東坡大家講”的首期講座中,他以“跟著蘇軾游宋朝”為題,用文學、歷史和地理三結合的方法,以空間為重點因素,講述了作為宋代文學最高成就的蘇軾,是如何用自己偉大的作品塑造了宋朝多個地方。
講座現場
仲春的三蘇祠風景明媚,園內廣植竹林,草木蒼翠茂盛。趁著春日的微風,偶爾會有一片兩片竹葉飄過樹梢,落在正在聆聽講座的觀眾的肩頭,卻沒有功夫在意。在東坡盤陀坐像前的廣場中,能見到不少聚精會神的觀眾,或跟著李貴教授的述說發出愉悅的笑聲;或埋頭專注筆記書寫,生怕錯過精彩的要點;或忙著舉起手機,想要拍攝下講座的內容……在三蘇祠愜意的春光中,在“三蘇”的故居里,人們沉浸在李貴的講述中,似乎看到了蘇軾曾經走過山川河流,見到了他吃過的人間百味,更感受到他對于故鄉的熱愛和贊詠。
正在認真記筆記的觀眾
不僅線下的講座舉行得氣氛熱烈,講座也在線上吸引了無數“蘇迷”的駐足。據數據顯示,當日的“東坡大家講①|與李貴教授一同‘跟著蘇軾游宋朝’”直播,在封面直播客戶端觀看量達到了117.6萬。此外,該直播還在封面新聞微博、封面新聞視頻微博、鳳凰、新浪、抖音、視頻號、快手、UC大魚號、手機百度等網絡平臺中播出,觀看量為41萬。據數據統計,本場直播的全網觀看量共計為158.6萬。
據悉,在3月正式啟航的“東坡大家講”,將繼續邀請全國范圍內知名蘇學“大家”,圍繞蘇東坡的政治理念、家風家教、人生哲學和藝術成就等方面進行普及性講座,展現更為全面立體的蘇東坡。其次,講座是“大家”參與,通過線下講座、線上直播的方式,讓大眾參與其中,打開大門辦講座,實現“大家”引領“大家”參與。接下來,還將有更多的專家到來,帶領“蘇迷”們拾貝“蘇?!?,徜徉在“蘇學”的海洋中。
評論 1
偷吃火鍋的山人 2023-03-24 發表于四川
真不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