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上圖進入活動頁
封面新聞記者 劉可欣
3月24日,由封面新聞、眉山三蘇祠博物館主辦的“尋路東坡”知識挑戰賽在封面新聞客戶端及矩陣平臺正式上線。截至3月25日下午3:30,上線僅24小時,參與挑戰的人數已經破萬,人們對東坡的熱情和關注不容小覷。
2月4日立春,封面新聞“尋路東坡——大型人文采訪活動”的九路記者分別出發,到達與東坡緊密相關的九地:河南開封、江蘇徐州、湖北黃岡、浙江杭州、廣東惠州、海南儋州、江蘇常州、河南平頂山郟縣,探訪各地研究蘇軾的學者、專業研究會、考古研究相關機構,重走東坡當年之路,體驗東坡心境起伏,挖掘東坡文化在現代社會的意義。本次“尋路東坡”知識挑戰賽同樣邀請了九大點位專家學者共同出題,還有各大高校的教授及東坡愛好者,匯集成本次挑戰賽的上千道題目。
本次挑戰賽以趣味加學習的形式,將蘇軾一生中的重要節點與民間美談,都隱藏在題目之中。例如蘇軾曾在《送襄陽從事李友諒歸錢塘》中寫道:“居杭積五歲,自意本杭人”,他已然將杭州視為自己的第二故鄉。其實,這一點在杭州的民間傳說中也有體現。在封面新聞記者的采訪中,西湖博物館總館館長潘滄桑也曾講述過這個故事。在一次與朋友游覽杭州壽星寺的時候,蘇軾剛走兩步就停下了腳步,說道:“我覺得我前世好像在這里生活過,這里的景色讓我如此熟悉?!彪S后,他轉頭同友人說道:“若我沒記錯,這里當有92級臺階?!焙髞韮扇艘粩?,果然如此。如今的杭州壽星寺,也流傳著這一則傳說。
除此之外,蘇軾還有許多的傳說和典故,至今仍為人們所用。你知道如果沒有蘇軾,西湖就不會有“西子湖”的別名,甚至如今可能已經不存在了嗎?你知道沒有蘇軾,可能就沒有《河東獅吼》的典故嗎?那么如今以“河東獅吼”命名的電影又會叫什么呢?你知道沒有蘇軾,就沒有對“摩詰之畫”“詩中有畫、畫中有詩”的推崇嗎?快來參與答題,看看哪些關于蘇軾的小知識,對我們的影響如此深吧!
點擊右下角【我的】參與游戲
本次活動將通過個人挑戰賽、團體挑戰賽、大神PK賽等方式展開。目前已經開放的是個人挑戰賽,每個用戶每天可參與10次答題挑戰。用戶每次完成答題且獲得滿分80分,可獲得抽獎機會。每輪挑戰滿分為80分,答題時間為2分鐘,每答對一題可獲得10分,答錯不扣分。因為設立本次挑戰賽的初衷在于普及蘇軾相關知識,因此在答錯的情況下,用戶能夠立刻得知正確答案,腦海里關于蘇軾的小知識又增加一道啦!
除此之外,每輪答題結束后的“學習專區”,能夠直接跳轉封面新聞“尋路東坡”的采訪報道,閱讀各地專家對蘇軾的解讀。悄悄告訴你,題目的答案就藏在文章中。游戲加美文,你還沒有心動嗎?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4月下旬團體挑戰賽即將上線,封面新聞將與“尋路東坡”九地媒體聯動,邀請當地相關機構和團體加入,共同闖關答題。而在4月23日“世界讀書日”當天,更有大神PK專場將會在封面新聞官方微博展開,封面新聞將邀請中國詩詞大會冠軍、文化學者在封面新聞微博進行連麥互動,敬請期待。
本次活動還特別為個人賽和團體賽設立了一、二、三等獎及優勝獎項,獲獎證書和千款蘇迷專屬好禮等你來拿!您可以登錄封面新聞APP首頁懸浮按鈕,或右下角【我的】頁卡“尋路東坡知識挑戰賽”界面參與活動。
點擊右下角【我的】參與游戲
參與游戲點擊懸浮按鈕
本次“尋路東坡”知識挑戰賽,由封面新聞、眉山三蘇祠博物館主辦,荔枝新聞、潮新聞、大河報、長江日報大武漢客戶端、南方都市報社、南海網、徐州報業傳媒集團、開封日報報業集團、黃岡廣播電視臺聯合主辦,開封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徐州市云龍湖風景名勝區管委會、黃岡市東坡赤壁、杭州市蘇東坡文化研究會、惠州市博物館、儋州東坡書院、常州市蘇東坡研究會、常州市蘇東坡紀念館、郟縣三蘇園作為支持單位。
評論 2
馬甲線的馬甲 2023-03-25 發表于四川
我水平太差了
馬甲線的馬甲 2023-03-25 發表于四川
可以的哦